或許是因為地理的緣故,
 
比起著名的二沙灣砲台,或者位於情人湖上方的大武崙砲台
 
白米甕炮台由於位於基隆港西方,更是較少遊客會踏足的地方。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西邊,這裡多為貨櫃輪船停放、卸貨的地點,
 
一路上不時可以看到貨櫃車穿梭在馬路上,
 
比起熱鬧的市區與東岸,西岸人跡看起來較寡,
 
自然景色視野也較為開闊。
 
 
 
在光華路三十七巷、太白社區的山頂上,
 
沿著斜坡順勢而上,兩旁盡是一般民宅,
 
狹窄的巷弄,偶爾陡峭的斜坡,
 
有時會有身在九份的小小錯覺。
 
 
 

到了山頂,視野瞬間遼闊開朗,
 
小小的階梯,白米甕炮台遺址即在眼前。
 
 
該砲台的建造確切時間已無法查考,
 
推測是光緒初年建造,
 
根據日軍在1895年進入基隆港時的戰鬥佈署的地圖來看,
 
至少在台灣被割讓之前,白米甕砲台就已經存在。
 
不過由於附近的區域又被稱為「荷蘭城」,
 
不知道與聖薩爾瓦多城或北荷蘭城是不是有淵源?
 
 
 
和大武崙砲台一樣,
 
現在的白米甕炮台也經過日治時期的整修,
 
各項砲台設施多為日治初期日軍因應日露戰爭(即1905年左右的日俄戰爭),
 
由陸軍築城部重新設計、興建而成之海岸型堡壘,
 
所以面貌與清代建造時已略有不同。
 
 
爬上階梯登高一看,遼闊的景色直讓人驚呼不已!!
 
 
 
砲台位於山頂前方峭壁臨海,
 
眼前盡是一片湛藍,向遠方不斷延伸過去,
 
 
 
 
多想就這樣待在椅子上吹著海風看著海,放空然後發呆!
 
自清代以來,即有「米甕晚霞」的美譽,為基隆勝景之一。
 
可惜左下方的電廠與煙囪著時煞風景不少。
 
 
 
白米甕最鮮明的特色,就是指揮所、四個砲座、觀測台,
 
 
由左至右一字排開,全都面向外海,和其他古砲台不太一樣,
 
據資料顯示,這是台灣地區的古砲台中僅有的配置法。
 
  
初設時配備有四座臨海的安式8 吋加農砲,面朝基隆港北方外海。
 
 
前方胸牆下方, 各有數個內凹型戰時儲彈所,
 
砲座兩側隔堆下方則配置有拱頂砲側庫(彈藥庫),
 
可由外部斜坡運砲車道連通砲座區,達成快速運送彈藥的支援目的。
 
 
外表看起來像是普通巨石,但是實際上是觀測所在。
 
戰後也曾是軍事重地
 

 
 
 

 
 
 
往兩旁走去,則是指揮所、觀測所的位置。
 
兩者分別位於砲座左、右兩翼山頂制高點,
 
為觀看敵艦位置和彈著點的監控設施,
 
沿運砲車道下方,則為彈藥填實所、彈廠、廁圊、儲水所、彈藥庫等附屬建物。
 
 
往另一側延伸,則是樹林,再過去則似乎是某公務機關。
 
 
 
在砲台以外,有棟特別的庫房遺跡,
 
其實我還沒見到白米甕炮台遺址,在車子行經轉彎處前,
 
即覺得這棟建築應該是日治時期的遺跡。
 
 
 
走近一看,果不其然。
 
這棟建築似乎是日治時期增建的庫房,之後被中華民國軍隊使用。
 
 
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其鋼骨架構不同於日治時期建築所鍾愛的木柴,而是使用銅做為鋼骨,
 
事實上當時所新建的軍事建築,都幾乎以銅做為鋼骨,且不裝設天花板,
 
除了安全考量外,也是為了避免老鼠在天花板孳生。
 
據說目前這棟建築的銅製屋架與亞鉛浪板是基隆碩果僅存的珍貴遺跡,
 
不過看看現在破敗的模樣,真心為他擔心啊!
 
雖然有用鐵絲網圍起來,不過還是希望相關單位可以好好地整理一下!
 
 
比起東岸的海門天險,
 
這次來到的白米甕炮台著時讓我驚艷不已,
 
雖然私心覺得電廠很礙眼,
 
不過那遼闊的景色真的讓人印象深刻,也讓我對基隆的印象稍微改觀了哪!
 
 
延伸閱讀
 
 
******************************
 
白米甕炮台
 
地址:基隆市中山區光華路37號巷底(太白社區山麓
 
arrow
arrow

    SweetF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