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冷颼颼的天氣

多麼適合到山區泡溫泉!

原本想要去賞楓, 所以 安排了谷關之旅!

在抵達谷關的路途上,沿著大甲溪河畔順勢而上,

我們途經了著名的天輪發電廠,附近也發現了已經斷掉荒廢的吊橋遺跡~

也就是大甲溪發電廠天輪分廠,

天輪發電廠的前身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天冷發電所」,1941年由日本政府規劃興建,

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物資短缺,於1944年停工,總計土木工程完成百分之七十,

戰後,後續工程由台灣電力公司成立「天冷工程處」負責修復,

並獲得美援協助,是台電公司第一座獲得美援大手筆資助的工程。

1950年動工興建,並陸續完成三部機組,總發電量達79,500千瓦,成為當時台灣第二大水力發電廠,

後來增加第四部機組,並在之後完成新天輪發電廠,即天輪發電廠第五部機組。

 

沿著東勢往谷關的東關路,

來到了附近的白冷冰棒。

白冷這個名字引起我的興趣,

從名字看來,以及更深處的裡冷部落名稱,大概也可以猜想到和原住民有關,

查了網路好像滿多人誤解白冷、天冷、裡冷的地名是因為天氣很冷....,

呃,

其實這些都是跟原住民有關的名字啦....

根據日本人在過去的統計資料,

可以發現這一帶為南勢蕃之蕃社所居住,

南勢蕃即居大甲溪中上游流域一帶的泰雅族,

包括稍來社、白毛社、阿冷社與シライルーマ,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圖書館.大正07年 ( 1918)臺中廳統計摘要)


不過後來歷經抗日活動更迭和遷徙,

今南勢部落落腳於位於東勢鎮東方約十八公里處,

大甲溪的右岸的台地,即是位於台中和平區的南勢村,也就是目前和平鄉行政中心所在地,

 

《臺灣蕃界寫真帖》中之阿冷社


檔案來源:《臺灣蕃界寫真帖》,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不過白冷這個名字,雖然有所謂白冷山,

而從1931年左右日本人所採集的一些植物樣本註記上,也可以看到"白冷社"的名稱,

不過因為我沒有很仔細去查,沒有確實看到有白冷社的官方紀載,所以對於白冷社是否存在倒不確定,

說不定是日本人以白毛社、阿冷社居住的中間地帶作為命名也不一定,不過這都是推測而已,

拉哩拉雜講了這麼多,其實我只是想表達台灣很多地方的特殊地名都有其典故啊!!

尤其是山區,從很多地名都可以看到原住民過去生活所殘存下來的意義!



不氣眼的鐵皮屋,卻是外地遊客必來的景點之一,

 

為的當然是電廠福利社所販賣的冰品,

和烏來桂山發電廠或林口發電廠一樣道理。

不過這裡很特別的是,多了個以當地廣植的五葉松做為素材的獨特口味!

冰品好像比桂山和林口的都要來得貴,可能真的走觀光路線吧!

販賣部裡面僅有櫃台,櫃台後面就是製冰的地方囉

 

其實天氣冷冷的,我們沒很想吃冰,

不過基於嘗鮮,還是買了桂圓糯米和五葉松口味,

 

五葉松吃起來就是草藥的味道,

下圖就是五葉松盆栽照:

帶著淡淡的青草香,但是有種後味讓舌尖帶著一點澀澀的感覺,

夏天吃起來應該是了無負擔,

 

比起五葉松口味,另外的紹興桂圓糯米口味的味道就濃郁許多。

鐵皮屋外頭有座位可以供遊客坐著品嘗冰品,

 

不過這一帶除了白冷冰棒以外,倒也沒有其他景點,

算是路途中的小小休息站吧?

 

除此之外,在叉路附近有家白冷肉包,在網路上倒是也小有名氣,

店面像是雜貨店,不過賣的肉包卻也頗受網友們歡迎,而且據說是四十年老店哪!

 

我們兩個隔天在回程是也買了肉包來品嘗,

小小的雜貨店面,看得到在後方擀麵的老闆,絕對不是冷凍包子拿來賣啊!

不過因為我沒把相機帶下車,所以只有梗君拍的我的背影照XD"

 

竹筍鮮肉包味道確實不錯,面皮香香軟軟,料多實在,在車上當點心吃剛剛好,

不過要特地繞過來的話倒也沒讓我們有那樣大的驅動力就是了。

 

*********************

白冷冰棒

地址:台中市和平區東關路二段91號

電話:04-2594 3615


檢視較大的地圖 

 

白冷肉包

地址:台中市和平區東關路二段42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weetFeena 的頭像
    SweetFeena

    SweetFeena,Sweet LOVE

    SweetF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