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來看,
不管是礁溪、頭城、宜蘭、羅東、冬山或蘇澳都十分鄰近,
尤其有了國道以後,穿梭在北宜蘭更是容易。
一般談到礁溪,大部分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溫泉,
那條熱鬧的溫泉街、好吃的溫泉高麗菜...
其實礁溪境內還有許多豐富的天然資源與文化遺跡哦!
位於宜蘭礁溪的跑馬古道,是過去連絡噶瑪然平原與台北的重要聯絡道路之一。
通常說到東北海岸的古道,比較多人會先想到草嶺古道,
而對台灣史稍有涉略的人,應該都會聽過所謂"淡蘭古道",
淡蘭古道在先住民游獵山徑時就開始形成,
最早紀錄淡蘭古道的文獻為《台灣省通志》,
據記載為乾隆末年平埔人白蘭氏首先闢建之台北與宜蘭間的山路。
淡就是淡水廳,以艋舺為其起點;
蘭則為噶瑪蘭廳,而這條古道亦稱「白蘭氏古道」。
而跑馬古道為淡蘭古道的支線之一,位於烏來與頭城、礁溪的界線上。
過去礁溪居民上山開墾、撿柴,皆利用古道搬運木材,
而為了省力,乃在路上設置圓枕木,塗上牛油,
於枕木上頭托木馬拉運,由於幾乎整條路上鋪設枕木,
居民稱之為"木馬路"。
到了日治時期,日本人利用此路為巡察路線,
因警察騎著馬匹走在此道巡邏,故又稱之為"跑馬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常利用馬車走此道運輸軍火,
所以這裡又有"馬車路"、"陸軍路"、"戰備道路"等稱呼。
即便這裡已經不見枕木木道或奔馳的馬匹,
但靜謐的山間林道卻宛如遠離塵囂的深林,
與不遠處的溫泉鎮上大相逕庭。
在距離古道不遠的一間小廟,無意中看到了大量的蝴蝶盤旋飛舞,
估計約有十來隻吧!
照片中的黃色與白色物體便是蝴蝶,
(雖然無法拍出眾多翩翩起飛的感覺)
蜻蜓蝴蝶等昆蟲與當地水域的乾淨與否息息相關,
即便這條古道不時可以看到溫泉業者所架設的溫泉管線,
但是這條路上一路看到的昆蟲飛舞,已經對我們強調了這裡環境的優質。
在這裡可以偶爾在樹與樹之間的空檔,
眺望蘭陽平原以及遠方的藍色海岸,
在沁涼的林道上,田園風光與太平洋的海岸線盡收眼底,
伴隨風兒輕輕將樹葉吹得颯颯作響的聲音,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舒適的呢?
與跑馬古道相連的猴洞坑溪,
有著一個當地人才熟知的猴洞坑瀑布,
不起眼的小地方,原來隱藏著這樣的祕境!
延著小徑往內走,踏過碎石路,
很快的就可以抵達入口。
猴洞坑步道並不長,僅88公尺,
是當地居民自行籌建,非常具有地方特色與意義,
步道下方是乾涸的河床,
往前走幾公尺,馬上就抵達瀑布所在。
這裡會被稱為猴洞坑,主要是因為時有猴群聚集,
害我得不時往上看以免被猴子攻擊。
(爬雪山時常常可以看到猴子故意便便在登山步道上...)
眼前是大量的碎石堆,還有一個窄高的階梯,
瀑布底下有幾個人正在玩水呢!
這個高向天際的階梯,
據說能夠登上的情人必終成眷屬呢!
雖然瀑布水勢與規模並不大,
但是切割山巖巨石的地形也十分令人嘆為觀止。
在猴洞坑瀑布附近,還有一棵老樹,
這顆已在這佇立八十多年的大葉楠,目前也是宜蘭縣列管保護樹木之一。
跑馬古道與猴洞坑瀑布相較之下,是比較冷門的景點,
但是皆是親近大自然的好地方!
************************************
跑馬古道
地址:宜蘭縣礁溪鄉往五峰路方向,延著路標往山中開即可抵達(參考地圖)
猴洞坑瀑布
宜蘭縣礁溪鄉白雲路方向(參考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