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日月潭,怎麼能不買個日月潭紅茶回家!
我真的好愛紅玉紅茶、也就是台茶十八號那種獨特濃郁的茶香呀!
在前往以紙教堂聞名全台的白桃村路上,
看到一座像是歐洲城堡別墅一樣的建築,佇立在大馬路旁。
原本以為是民宿,仔細一看,原來是名為廖鄉長紅茶故事館的紅茶展售館,
既然是開放參觀,就下車看看囉
這時梗君還在喬車位,
我先下車晃晃,突然看到有不明物體閃過旁邊的車子….
揉了揉眼睛定神一看,
居然是兔子呀啊啊啊啊!
應該是館內養的兔子吧?咕溜溜水汪汪的大眼睛真是可愛極了~
但是話說回來,這樣放著在停車場亂竄不會有事嗎?
廖鄉長紅茶故事館的樓高兩層,以日月潭一帶最有名的台茶十八號作為闡述對象。
一入館便會有服務人員地上一小杯紅茶迎接。
一樓主要是介紹故事館緣起、日月潭產茶歷史以及製茶機械展示;
二樓則為日月潭紅茶的介紹。
一樓左方所置放的製茶機械設備,
是故事館主廖鄉長自父親1958年經營茶菁生意時使用的機器,
包括切菁、篩茶、揉捻、乾燥機等等,
迄今已有近六十年的歷史,而且目前仍是「紅茶故事館」自產自銷紅茶產品的主力機械呢!
魚池鄉的產茶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
大正時期,日人自印度引進有名的大葉種「阿薩姆紅茶」茶樹種子在魚池鄉一帶地區進行試種,
由於魚池鄉日夜溫差夠大,晨昏多霧,再加上土壤質地為酸性磚紅土,
各方面客觀地理條件與阿薩姆紅茶原種植產地極為相似,故結果頗為成功。
而臺灣總督府也因此於1936年在魚池設立了「魚池紅茶試驗支所」,
做為專門引進、推廣阿薩姆種紅茶的研究中心。魚池鄉的紅茶產業發展基礎,就此奠定。
1970年代,日月潭的產茶葉邁入高峰,但由於此時正值臺灣經濟快速成長,
人力工資不斷向上攀升,
導致魚池鄉面臨產茶人力需求不足的窘境,
在國際市場上也面臨了必須與其它國外優勢產區的低價紅茶一同競爭。
在紅茶削價競爭、無利潤可圖的惡性循環下,
許多魚池茶農紛紛放棄種植紅茶,而改種檳榔或果樹。
魚池鄉紅茶繁榮盛景也因此轉趨沒落......
九二一大地震震醒了許多台灣人,也毀了許多家庭。
但或許危機就是轉機,災後重建反而提供了魚池鄉紅茶產業再發展的機會。
重建的過程中,原隸屬於臺灣總督府的「魚池紅茶試驗支所」,
在1999年定名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場」,
並研究培育出了臺茶七號、臺茶八號(即阿薩姆紅茶)、臺茶十八號(紅玉紅茶)等三種知名紅茶茶種。
據說館主廖鄉長就是在連續兩任擔任鄉長的過程中,
極力推廣日月潭紅茶種植與產銷,力求觀光與文化的永續經營!
魚池鄉所種植的喬木茶樹與一般茶樹比一比,
見識淺薄的我過去一直以為所有茶樹都是最右邊那種低矮的灌木叢,
茶的種類不同是源於烘焙方式的不同,
現在想想真是汗顏啊…..
葉子也長得完全不一樣,不過話說回來茶葉到了消費者手中都早就不是原樣了嘛….
頗負盛名的台茶18號,又名「紅玉」,
是由台灣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以緬甸大葉種紅茶為母樹,
與台灣野生山茶為父樹的結晶(話說回來台灣的農業技術真的是世界頂級的啊…..)
茶湯鮮紅清澈,滋味甘潤醇美,帶有天然肉桂香與淡淡薄荷香,
其實我很討厭肉桂的味道,
但是在紅玉紅茶中這樣的味道不但不讓我反感,
還深深地陶醉、浸在美妙的嗅覺與舌尖味覺無法自拔。
這種迷人香氣即源自台灣野生山茶,
據說是世界知名紅茶中極為獨特之品種呢!
廖鄉長紅茶故事館除了展覽外,也有簡潔典雅的產銷中心
這裡除了可以買到紅玉紅茶外,
還有各式各樣的水果茶、花草茶可以選擇,以及讓心懷少女心的我好想搬回家的鄉村風茶具!
將西方的下午茶文化結合東方的品茶文化,
興築成一個可愛溫馨的小吧台,想試喝什麼口味的茶,可都有專人服務呢!
最後我帶了盒紅玉茶包回家,其實應該要帶茶葉的,但是上班時用茶包比較方便…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茶包….
來到日月潭出了賞山湖景色,不妨了解一下日月潭紅茶的故事長長知識,
了解這負盛名的台灣之光紅玉紅茶,
並在茶香中體會甘醇香甜在舌尖綻放的美好吧~
延伸閱讀
|南投埔里|鯉魚潭畔*LOFT風格獨棟Villa77坪小別墅-湖濱小棧
*************************************
廖鄉長紅茶故事館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新城村通文巷6-31號(台21線56K)
電話.049-2896217
網站:http://www.liaomayo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