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很火紅的[台灣啊!要永遠幸福]碑(又被部分人簡稱台灣幸福石),

其實就在我家後方的丹鳳山上,

雖然說登山步道距離我家近在咫尺,

但事實上我從小到大,真正走過那條步道只有一次(掩面),

而且那次是往照明寺的方向走,

所以根本不知道那塊在網路上紅到翻的石頭在哪裡~~~~~


2015年春天的某個假日,梗君來我家玩,

閒來無事,就去後山看看吧!而且其實我一直很想再去丹鳳山頂看看,

想梗君站在那顆記憶中的[丹鳳石]上,眺望整個大北投與關渡平原。


丹鳳山為什麼稱為丹鳳山?

原因眾說紛紜,在網路上可以搜到一大堆資料,

大抵上不出山形外貌像是丹鳳展翅諸如此類,

被人們廣稱為丹鳳山,大概也是因為那塊被題著大大[丹鳳]二字的石頭之故吧!

根據一些日治時期的資料,

擁有許多奇岩怪石的丹鳳山,起初原名為蜈蚣穴山,

而後日治時期因為弘法大師祠於此,又被稱為[大師山],

比起另一個被紀載的松菓山,大師山是比較常被紀載的名稱。

 

(上面是台圖藏書的圖片,影本的照片糊到不知道在拍什麼啊~)

 

沿著我家後方的階梯往上走,

這道又長又陡的石階,我記得在我小時候似乎是唭哩岸打石砌成,又大又高又難走,

但不知曾幾何時已被改成一般的石階。


走到過去熟悉的奇岩路,不遠處即是陳濟棠墓。

 

過去對這座山的記憶多半侷限於奇岩路,

由於軍艦岩登山步道位於陳濟棠墓園中,

或許是對於墓園的印象,一直以來對這裡進而遠之。

小時候曾與外婆走過一次,

那時的墓園尚未傾頹,

但是前些年時帶著朋友再來考察時,墓園中的裝飾石雕不僅傾頹,

雜草更是接周遭掩埋而更顯詭譎。

 

這裡原本是中華民國的某將軍深眠之處,

原想著後代應是有著祖先庇蔭飛黃騰達怎可能讓墓園荒廢至此,

後來查資料才知道原來他的後代早就把骨骸遷葬到廣東,

留下一片荒煙蔓草。

 

 

 

 

 

滿是青苔落葉的石階小徑、傾頹的石柱與噴水池,

讓周圍氣氛凝結,

 

 

 

往前走些,可以看到一旁的五色旗與像是佛塔一樣的建築,

不知道和中和禪寺上方的章嘉活佛舍利塔以及西藏黃教格魯派有什麼樣的關係?

 

陳濟棠墓這一帶

由於終年樹蔭遮蔽,日照甚少,

路上滿是枯枝落葉,當然更免不了小黑蚊QQ

這條登山道雖然不是什麼難走的路,但是還是建議穿長褲,

不然就會跟我一樣,隨便穿著家居洋裝然後被蚊子追捕,

往上走些,可以看到[丹鳳石]的身影,

 

但附近雜草早已長到超過常人身高,

加上或許為了安全而設置的鐵網柵欄,

早已不像小時候的記憶那樣,可以走到丹鳳石上一覽北投全景。

 


隨著海拔高度的漸增,

漸漸走到山稜,眼前景色也愈發開闊,

腳下的道路不再是難走的枯葉泥濘,而是整理良好的水泥石階,

 

兩旁盡是等身高的草與樹,

回頭望去,台北盆地盡收眼底,

遠風悠悠淡水河流經,可惜天氣不夠好,能見度有限。

 

再往前走一些,

可以看到一處官方整理的觀景平台,

這應該是為了取代下方那顆曾被許多登山人喜愛駐足休息的丹鳳石吧!

觀景台設置於此,更為安全,視野也更好,

  

 

 

 

在觀景平台稍微休息了一下,

繼續尋找我們的台灣幸福石,

沿著步道繼續往前,

兩旁的樹木也逐漸增高,

 

根據小時候隨著外婆走過一次的印象,

一直覺得繼續往前走會往軍艦岩與照明寺的方向走,

所以不斷尋找岔路,

果不其然地,在一處石街上看到了應是民眾所做的噴漆指標。

 

 
如果沒有這指標,

還真難以發現這條通往新北投的小徑啊啊啊啊!!!!!

 


這條路沒經過特別整理,雜草叢生,

走起來也較先前費力,

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往前,

終於看到了佛教五色旗!這也代表了我們沒有走錯!(山友留下的指標是不會騙人的啊!)

 

穿過荒草,

這裡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弘法大師岩,

明治45年至今,已有百餘年光景,

根據紀載,明治四十五年一月,真言宗弘法大師的信徒來此於巨岩旁立祠,

這也是這座山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大師山的原因。

 

在這裡也見到了傳說中的[弘法大師紀念碑],

這座碑曾被記載在部分日治時期的名勝導覽手冊中。

 

 

大師祠周遭,

遺落許許多多信徒的刻字,

不知是位於深山或是與宗教相關,

這些刻字在戰後並沒有遭到特別刻意的破壞,

 

 

祠堂

 

這些祭祠都是直接於岩壁上鑿洞並置入佛像,

個人推測,

之所以會於這裡設置祠堂,

應與北投溫泉產業形成的日本人聚落脫不了關係。

 

很多石碑上都可以見到奉獻捐錢的商會、企業名稱,

年份也都完整的保留下來。

 

大師祠周遭,

遺落許許多多信徒的刻字,

不知是位於深山或是與宗教相關,

這些刻字在戰後並沒有遭到特別刻意的破壞,

  

 


原以為傳說中的台灣幸福石就在這裡,

所以我們還稍微於大師岩附近找了一下。

 

結果幸福石沒找到,倒是看到很多百年前遺留的奉納遺跡,

許許多多日本人的名字靜靜的躺在上頭,就這樣過了一百年。

  

 

結果原來這塊石頭是位於大師岩往新北投的路旁,

不起眼的石碑,文字其實相當不清楚,

[台湾よ 永に幸なれ]

因為沒有署名,所以無從得知當初刻下這些文字的人為何人?

是日本人還是台灣人?又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刻下這段文字呢?

 

 

這塊石頭要蹲下來才能看得仔細,

真是佩服當初發現這塊石頭的人啊~

 

1896年,殖民政府即派員考察北投溫泉,

自平田源吾開啟北投溫泉業的發展新頁後,

再到弘法大師祠的建立,也有十來年之久,

許多日人遠渡重洋來此建立家業,

而造就了這段文字的出現。

其實我一直認為這顆石頭之所以能聲名大噪,

甚至讓許多年輕人感動不已,

也或許是這幾年的人逐漸接受並試著了解日治時期的台灣歷史之故吧?

 


離開[台灣要永遠幸福石],

沿著難行的小徑繼續走,

有幾段路必須扶著樹木或繩索才能好好往下爬,

後悔穿著洋裝和fiflop隨便跑來QQ


走著走著,經過了一處荒廢的建築群,

像是一般的住宅,卻更像是荒廢宿舍群,

不曉得與前兩年被拆光光的鐵路員工宿舍有沒有關係?

 

屋舍有木造,更多是水泥建造,

大部分附設有小小的前庭,

怎麼看都像是眷村或是戰後所建的宿舍群,

 

更讓我感到訝異的是,

石階經過的某戶窗口,

居然可瞥見裏頭的諾大室內浴池!

 

既然位於新北投,想必有很大的機會不是泳池而是溫泉浴池吧?

會是某荒廢的溫泉俱樂部,或是荒廢的溫泉飯店嗎?

過去常常經過底下的奇岩路,

也知道北投幽雅路一帶有很多廢墟,

但從沒想過這一帶也有這樣的荒煙廢墟,而且還有類似浴池的存在。

 

有很多建築都像是過去的小別墅、小豪宅,

但不知道為什麼荒廢至此?

 

 

走到剛剛看到應是有著浴池的建築前方,沒有門牌也沒有地址,

看起來像是過去有錢人家的別墅,

既不像飯店,也不像溫泉會館,

倒是裏頭不時傳來凶狠的狗吠聲,

好奇怎麼會有著諾大的溫泉浴池設在裡面呢?

 

走出森林,眼前是熟悉的熱海大飯店,

 

雖然住在附近,

但是這段小冒險倒是讓我感到新鮮新奇,

研究所時期的修踏查史的冒險魂又瞬間被點燃,

一小段路程,

從陳濟棠墓、類似藏傳佛教的設施、丹鳳石、弘法大師祠、台灣幸福石、

戰後荒廢建築群到新北投溫泉區,

在森林裡找尋前人留下來的足跡,

在簡陋傾頹的字裡行間裡,找到一點北投的記憶。

arrow
arrow

    SweetF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