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jpg

寫完了高砂義勇隊紀念碑的網誌,

反覆在腦海中的盡是太平洋戰爭滿目瘡痍的畫面。

戰備隧道中的突襲、搶灘的炮聲隆隆、叢林的廝殺、空襲下炸彈碎片、泥土與血肉模糊...

然後閃過腦海的,

是那部曾讓我回味良久的電影:《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硫黄島からの手紙)

 

這部上映於2006年的電影,為硫磺島二部曲的第二部,

《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皆是由克林伊斯威特所執導,

《硫磺島的英雄們》講述的是美軍觀點,《來自硫磺島的信》則是以日軍觀點來陳述。

關於這點確實非常有趣,以往的戰爭電影我們通常只看到某一方的觀點,

這兩部卻分別試著詮釋雙方的角度,讓我們更能夠看到戰爭的全貌。

當初上映時就很想去看,無奈身邊似乎沒什麼人有興趣,

梗君一聽說我還沒看過這兩部電影,立馬飛奔至他家附近的出租店租回來給我看

 

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當中最為激烈的戰爭之一,

自1945年2月19日戰鬥至3月26日共打了36天,

479px-Japonia_j_Iojima.png  

硫磺島位於日本南方,距離首都東京約1080公里,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原本美君打算登陸呂宋島或台灣,以近逼日本,

不過之後改變戰術,直接搶佔硫磺島,攻擊沖繩島。

Marines_on_the_beach_of_Iwo_Jima.jpg    

根據資料顯示,美軍共派出7萬名兵力,

以及飛機2000架、軍艦400艘、登陸艇500艘,

日方兵力則僅剩23000餘名,飛機與坦克分別為30架與10架,

雙方軍力十分懸殊,但是日軍仰賴著地形與戰術全力抵抗,

雖然最後日軍傷亡共計23000餘名,幾乎全軍覆沒,

但是美軍亦有約7000人陣亡、20000人受傷。

 

 

說起硫磺島,最廣為人知的,絕對是那張由六位美國大兵在摺鉢山高嶺上豎起美國旗幟的照片,  

 

當時美軍經過搶灘,不但已攻下硫磺島,

還攻下了硫磺島上的摺鉢山,當時的少校命令幾位大兵在山上豎立美國國旗以讓其他部隊看見,

不過當時所立的那面旗幟其實較小。

220px-First_Iwo_Jima_Flag_Raising.jpg  

第一面旗幟豎立後不久,海軍長官James Forrestal便表示很想要這面旗留為紀念,

於是Chandler Johnson上校只好再度命令Ted Tuttle等人取下原本的旗幟,換上第二面旗幟。

而這面旗幟便是舉世聞名的硫磺島之役的豎旗照。

745px-WW2_Iwo_Jima_flag_raising.jpg  

當時由戰地攝影記者Joe Rosenthal拍下這張照片,

照片中的六人包括海軍陸戰隊員Michael Strank、Rene Gagnon、Ira Hayes、

Franklin Sousley、Harlon Block及醫務兵John Bradley。

不過六人當中的三人在事後即死於戰場當中。

當時的美國總統小羅斯福看過這張照片後,

認為這張照片是極利於鼓吹民眾購買軍券的絕佳宣傳品,於是下令辨認照片中的士兵並帶他們回國。

因此,《硫磺島的英雄們》這部電影的重點不在於硫磺島之役,

而是在討論照片中三位倖存的士兵被召回美國後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的故事。

有機會逃離戰場回到故土,誰不願意?

倖存的三位士兵Rene Gagnon、Ira Hayes、John Bradley踏上美國土地後,

旋即受到英雄式的歡迎,這張照片不但成為塑像,也成為鼓舞美軍與美國國民士氣的最佳典範。

U672P1T148D5090F3089DT20050322213413.jpg  

不過隨著戰爭的結束,這幾個人也逐漸被世人淡忘,

仿彿大夢初醒一般,原本沉浸在人民的歡呼的三人,

隨著掌聲的戛然而止,這三位被政府當局塑造出來的"英雄"的英雄夢也終該覺醒。

這當中也有一條支線,關於照片中的其中一人Harlon Block被誤認為Hansen,

而Hansen的母親卻一看照片就直覺這不可能是自己的兒子而寫信要求徹查。

這段劇情訴說了很多段故事,

對政府而言,個人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他來宣傳以達成目的;

對士兵的母親而言,不在乎兒子是否是英雄,而是只想知道自己的兒子究竟遭遇到了什麼事;

對民眾而言,這張照片代表了美軍在遠東的勝利光輝,促使美國能夠重振士氣...

因此,這部電影的故事不在於戰爭現場,而是在於這幾位硫磺島的"英雄"身上,

但是他們的英雄身分卻是基於需要而被塑造出來的,

我們可以說,為戰場奉獻的士兵全部都是英雄,

但是,真的有所謂"英雄"嗎?

電影後半部透過了三位倖存的"英雄"的故事,

告訴了我們,這些英雄光環都是被外人所加諸,

沒有人是所謂的英雄,也可以說,戰場當中沒有人是贏家,

關於這部份,我認為《來自硫磺島的信》的描寫更為深刻動人。

 

 

比起《硫磺島的英雄們》,我更喜歡《來自硫磺島的信》

 Letters_from_iwo_jima_ver8.jpg  

《來自硫磺島的信》大部分的場景都是以戰場為主,很像是戰爭寫實片,

透過主角的口白,更描述出小人物的悲嘆。

2207268649_0bf6f08003.jpg

 

不得不說二宮和也確實把不想當兵的小孬孬(誤)演譯得非常好,

在主流論述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國美方來敘述時,

總會將日本士兵視為一群軍國主義狂熱份子,

尤其為了效忠天皇,不惜玉碎或身綁炸彈與美軍同歸於盡這點,更是讓美軍恨得牙癢癢。

 

612110356011878.jpg  

但是這種狂熱的軍國主義,卻有可能來自於"不得不接受"的命令或者洗腦教育,

當長官命令士兵自殺時,即使再不願意也僅能選擇自殺,

就跟即使自己當初在怎麼不想當兵,也還是會被強迫的抓去當"志願兵",

這類情形當初在台灣也十分常見,

根據曾前往前線擔任志願兵的台灣耆老回憶錄,

當時他們登上船準備出航時,突然有人跳入海中打算並游回岸上逃兵,

但旋即被船上的憲兵開槍擊斃,湛藍色的海水瞬間被染上一抹鮮紅.....

324563view005.jp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也有不少名人死於戰場當中,

靖國神社便曾設置專區來介紹這些"名人",

而其中一位曾得過奧林匹克馬術冠軍的日本國手西竹一便是在硫磺島之役中戰亡。

西竹一.jpg

西竹一畢業於陸軍騎兵學校,並進入日本陸軍騎兵第一聯隊,

於1930年買下他一生中最珍愛的駿馬「尤利納斯」,

並四處參加馬術比賽,並於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中獲得金牌。

 

西竹一2.jpg  

電影裡的西竹一是一位具有自由主義與浪漫主義情懷的軍官,

他在電影中也時常駕著馬出現。

tn2_letters_from_iwo_jima_4.jpg  

在電影當中,西竹一曾命士兵救了一名美國大兵,

並在這位大兵傷重不治後,翻譯朗誦了這位美國大兵的母親寫給大兵的信,

這位母親對親兒的掛念與思念,感動了在場所有原本對於美國大兵相當排斥的日本士兵們,

對母親的思念、對家鄉的思念瞬間湧入腦海,

什麼為國家而戰、什麼為天皇而戰,

大家都只想要待在故鄉,和敬愛的父母與心愛的妻兒在一起渡過餘生哪!

 

電影裡面一位我很喜歡的角色,

是渡邊謙所飾演的栗林忠道。

來自硫磺島的信90381.jpg

栗林忠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陸軍大將,

於1928年開始擔任日本美國華盛頓特區大使館的武官,

並在這段期間在美國周遊,深受美國文化感染,

另外也曾在哈佛大學進修,

基於他對美國國力的認識,當初他曾經極力反對日本對美國開戰。

200px-Tadamichi_Kuribayashi1.jpg  

電影裡面運用很多倒敘手法,讓人看到栗林回憶中在美國的日子。

和西竹一比起來,栗林同樣具備開放與自由主義的情懷,

他不要士兵為了無謂的"愛國"而自殺玉碎,

而是要求士兵們能夠奮戰到底。

 

栗明忠道.jpg  

根據許多記載與後人評論,普遍對栗林評價很高,

主要在於其戰術的運用,使日軍得以懸殊的兵力抵擋美軍的強烈攻擊長達36天,

據說原本美軍預計5日攻下硫磺島的....

事實上,在電影中一再表現出硫磺島的孤立無援,

栗林很明白硫磺島最終是無法保住,因此他的的防守策略就是盡可能拖延、並將美軍拉入陣地戰的泥沼,

也因此才造成最後統計結果中美軍的大量傷亡。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戰爭中的勝利者總能夠握有歷史的詮釋權,

這兩部點影卻從小人物的觀點來看雙方士兵在戰場中的遭遇。

 來自硫磺島的信90378.jpg

在《硫磺島的英雄們》中,日軍顯得卑鄙又可惡,居然偷襲美軍將其拖入戰備隧道當中刺死,

但是在《來自硫磺島的信》中,看到逃出營區投降的日本士兵卻被美國士兵以"看顧他真麻煩"而開槍擊斃,

又怎能隨意的評價誰是誰非呢?

《硫磺島的英雄們》中,美軍發現了日本士兵綁著炸彈被炸得血肉模糊的洞穴,因而感到驚愕,深感日本人的瘋狂,

而在《來自硫磺島的信》中,卻是士兵們在上級命令下,擔心害怕卻又不得不被迫玉碎,

那種過度在乎他人眼光的集體式瘋狂,或許以個人為主的美國人一輩子都無法理解吧。

 

來自硫磺島的信90379.jpg  

硫磺島二部曲細細演譯了太平洋戰爭中,日軍與美軍小士兵的生命故事,

雖然不能代表歷史的全貌,

卻也將人類在戰爭中的不甘、無奈與孤獨完全顯露出來。

 

台灣也有一批曾被派至前線的台籍日本兵,

但是隨著戰爭的終結與政權的改變更迭而遭到遺忘,

昔日的敵人與今日的長官,在舊祖國與新祖國的糾葛下,

這些台籍日本兵錯綜複雜的人生歷程,

隨著這些人的逐漸凋零,更需要大眾的關注、理解與關懷。

 

延伸閱讀(心得遊記)

|新北烏來|英武忠靈還是為了證明自我?-高砂義勇隊忠靈碑、瀑布公園 

|高雄旗津|旗津踩風單車道+戰爭和平紀念公園-遺落在彼方,支離破碎的歷史記憶 

 

arrow
arrow

    SweetFe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