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隧還沒通車以前,
每次搭乘火車或者開車從基隆前往宜蘭時,
總會看到東方海面上那昂首佇立的小島。
龜山島為活火山島,
自19世紀中葉始有居民定居於此,
日治時期此地一度為毒蛇血清研究中心,
到了戰後,政府為軍事需要,
將居民強制遷居至頭城大溪,
因此自1977年之後都無人定居島上。
1999年基於觀光需求,龜山島被納入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並定位為海上生態公園。
但是登島也並非容易,除需經申請外,每日的登島人數也有所限制。
若不是有人安排,我還真懶得申請,
這次拖所上的福,
因此有機會登島一探龜山島究竟。
前兩天才剛從雪山返回平地,
今日一大早便趕到政大集合,睡眼惺忪地乘上遊覽車,然後還自以為青春洋溢地綁了辮子
有了雪隧,從政大經二高很快地便可抵達頭城烏石港。
導遊已經在碼頭等候並與以解說。
這就是我們這趟登島之旅要搭的船,
是一艘賞鯨船哦
登船後馬上就穿上救生衣,
雖然龜山島距離並不遠,但是為了安全起見穿救生衣是非常重要的!
船上的人非常多,除了所上的同學、老師與學長姐外,還有很多觀光客,
這次出航去程我傻傻地坐在船頭,暈到不行...Orz
離台灣島的陸地愈來愈遠了~~~
突然有一種好像出國遠離台灣的fu~~(喂!)
莫約十來分鐘,
很快的就抵達龜山島了!
遠處的燈塔十分顯眼,
甫登上岸沒多久,
就看到一座水泥牆,以及遠處的民宅遺跡
走沒幾步,便可看到龜山島唯一的寺廟-普陀巖,
普陀巖本名拱蘭宮,顧名思義有守護宜蘭的意思,
原奉祀三太子和媽祖,島上居民遷往宜蘭大溪後,
神明跟著遷徙,廟宇一度荒廢,而廟宇的屋頂的燕尾也被削去。
後據說島上相繼發生怪事,故島上駐軍官兵在廟裡供奉起觀世音菩薩,
因而改名成為普陀巖,
此外,奉神明指示,廟宇燕尾不須恢復,使普陀巖成為全台少數沒有燕尾的廟宇。
直至今日,普陀巖由於一直有人供奉,為島上少數有人煙之處。
龜山島可見圓滾滾的石子,有大有小,
這些石頭並非我們常見的鵝卵石,而是安山岩經過海浪長期沖蝕,形成所謂的龜卵石。
尤其龜尾附近有許多受海水日積月累沖擊而成的龜卵石,
受潮汐及季風的吹襲,成了龜山擺尾的特殊景觀,也是龜山八景之一。
廢棄的聚落身後,是早已廢校的龜山國小
龜山島坑道為過去的軍事設施,
坑道洞口前豎立著一塊白色板子,上頭"島孤人不孤"字樣,
以及岸邊礁石上頭刻的軍事口號,
使島上氣氛顯得格外肅殺冷清,
而當時官兵駐守於此的孤蓼心境也顯見一般。
龜山島的軍事坑道建於1970年代中後期,
當時軍方在龜尾湖鄰近的山丘挖掘軍事坑道,
並裡面部署三門九○高砲及4門四○高砲,射程涵蓋頭城、礁溪及龜山島西南海域。
即使外頭天氣如此好、太陽如此大,
但一進入坑道便感受襲人而來的涼意。
坑道並非完全開放,目前僅開放部分走道供人參觀
延著開放的坑道走到底,
便是砲陣口,此為海岸岩壁內鑿出,並置有一退役高砲於此處供人憑弔。
比較有趣的是砲陣口上方的消音錐,
乍看之下實為驚人!
廢棄軍事設施的鋼管旁,開出的花朵恰與鋼砲型成強烈對比。
廢棄的聚落後方是一座靜謐的湖泊,
湖邊佇立一座觀音像。
龜尾湖為半淡水湖,大略呈長方形,湖面靜謐安詳,時而受微風吹拂而有漣漪。
環湖走道一旁,可見當時居民所使用的古井。
由於接下來還有古廟、陳定南博物館、噶瑪蘭酒廠等景點,
礙於時間因素,我們沒能登上401高地,
匆匆結束龜山島登島之行,
返回船上在海上環龜山島一週,
左邊是龜首、右邊是龜身,
鏡頭不夠廣拍不完全QQ
船隻航行至遠處,龜首清晰可見
愈接近龜山島的龜首部分,
可以發現此地海域的顏色不同於湛藍的海水,而是呈現如夢似幻的天空藍,帶著白色浪花,宛若啤酒泡沫般,
這就是著名的龜山島海底溫泉,也就是海底溫泉湧上流!
向攪了牛奶進去一樣,船航行至此,更激起朵朵浪花
遠處還可看到有人在此泛舟!真是有趣極了!
下圖也是龜山八警之一的眼鏡洞鐘乳石,
是峭壁經長期海水侵蝕而形成的海蝕洞
繞至龜尾附近,剛剛所參觀的砲陣口清晰可見
在結束龜山島之旅之際,
我們的船也很幸運的遇到了零星的海豚群~
真是讓大家又驚又喜!
因為太驚喜所以很多張都拍歪,
這張應該是海豚探出頭來最完全的一張了(雖然只有一隻= =)
這樣的驚喜也為我們龜山島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
而且我這次返程學聰明了,跑去二樓的船尾待著...XD總算舒服多了!
留言列表